完美結局至少需要二周目 [^1]
青春沒有二周目
故青春必定有缺陷
前言 - 人物介紹?#
這是一篇關於日本旅行的遊記,記錄我第一次出國的經歷。這趟旅程有不少遺憾,但就像青春一樣,正因為無法重來,那些缺陷反而成了最深刻的記憶。
這篇遊記主要寫給十年後的自己和同行的林克克,也寫給有 0-1 次日本旅遊經驗的朋友,以及愛看八卦的網友。
故事中可能會涉及到一些人物:
- 林克克:一起去旅遊的同學、攝影機、移動錄影機、信息傳達官、錢包本體、酒店安排元。也是博客中經常提到的好友。例如 這次 還有 那次。
- 同學 C:晚兩天去日本的同學。是在旅遊中意外得知他這個假期也去日本了,行程幾乎一致。不過全程錯開兩天,但也因此達成了一個成就。
- 我:未公開的 vlog 中的一個肥宅,實際上大腦中什麼都沒有在考慮的人😊
為何出行:
- 自古以來:早在 2019 年大學畢業前就約好了,工作第一年的春節組團去日本旅遊。可惜先是疫情,再是工作壓力(社畜),一拖再拖,四捨五入就到了今年國慶。
- 大勢所趨[^3]:作為社畜,非法定節假日難請假;國內遊在節假日已是地獄難度 [^2];又不想跟團,而日本對自由行新手很友好;加上日本已達成文化勝利(偽)—— 種種因素下,選擇國慶去日本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 日系粉絲:是的,我空閒時基本都在看漫畫,自然對宅文化有濃厚興趣。
(What's Our Problem?[^5])

出行前 - 總有可以準備更多的地方#
嘛,出國旅遊不外乎就是護照、簽證、酒店、路線、機票、門票、請假 (略)、網絡、支付、語言、文化什麼的,很簡單的(事後諸葛亮🙈,自己一個人完全不敢)。少數派有一個非常好的教程「旅行無法被預測,但你可以更好準備:赴日前你需了解這些事 | 少數派」,我就不贅述了。結合各種小紅書的攻略以及各大 LLM 的輔助,基本就是完美的解題方案。我這裡只是說說與我有關的 diff 項:
護照和簽證(晚了):八月才去辦理護照,九月一日才將簽證資料發出。簽證結果要十天才出來,導致整個準備流程都延後了不少。從而四捨五入花多了三千塊。如果能提前一個月會好很多。不過這也是我第一次親自走完整個簽證流程 [^4],終於對這套程序有了實際體會。
如果你們好奇簽證條件的話
這是飛豬上代理簽證服務的條件:
6.辦理條件(五選一)
1)【年收入10萬】:
【工資流水辦理】
基礎資料+在職證明+近兩年參保證明+
近一年帶工資字樣10萬以上的可驗證的流水
【納稅辦理】
基礎資料+近兩年參保證明+
2024年1-12月和2025年1-最近一個月的納稅記錄(分開時間段查詢提供)+
2024年納稅收入明細10萬以上的12個月截圖和
2025年1-最近一個月全部月份的截圖
2)【年收入不足10萬】:
【工資字樣不夠10W辦理】
可以+10W以上定期3個月的存款證明,
工資流水12個月並近3個月每筆消費後餘額3萬以上,
近期3個月不能有大額轉入+在職證明
3)【信用卡辦理】:
基礎材料+近兩年參保證明+
3萬以上額度信用卡金卡以上級別卡片正反面+額度截圖+
近3個月對賬單,最少10筆以上消費記錄+輔助材料
4)【退休人員】:
基礎材料+退休證復印件+近一年退休金流水10萬以上
(退休證+退休金流水(滿10萬退休金),
不滿足的話退休金流水12個月並近3個月每筆消費後餘額3萬以上,
近3個不能有大額轉入+10萬存款定期3個月)
5)【特大辦理】:
大陸全日制本科或者以上學歷在讀學籍驗證報告
(外領戶口補充學生證);
畢業三年內的學歷備案表
(外領戶口補充畢業證+居住證,深圳追加補充信息單)
你們猜猜我是用什麼條件通過的?
路線(阪進京出):9.29-10.5 共七天。大阪 2 天 → 京都 3 天 → 東京 2 天。這是很經典的第一次日本旅遊路線,不走回頭路,可以將日本本島的東西兩邊都遊玩到(同學 C 的路線也基本如此)。在落地之前,基本沒有定太多的必去地方,雖然標記了不少想去的點,但只有環球影城、秋葉原是必去的。其餘都是在前一天晚上才定的第二天的出行計劃。
請假:若是國慶當天再出發,來回機票起碼六千塊了。所以我們向前請了三天假出發。
機票 & 酒店 & 門票:踏入九月,機票就開始猛漲,差點就以為去不了了。若不是去的路上遇上了一個好價機票,大概率又是鸽子了。酒店和環球影城門票都是朋友安排的,這次沒有去嘗試 airbnb 之類的民宿。

網絡 & 支付:買了一張旅遊用的日本電話卡。公共交通都是用西瓜卡 [^6],在 Apple Wallet 直接開通就好。至於支付,我去的地方基本都是大眾景點,所以 95% 支付寶或者微信都涵蓋到了。現金一般 5 萬日元(約 2500 人民幣)就絕對沒問題了。

語言 & 文化:若是會日語的同時對各種日本文化有足夠了解,那自然是很好的。只可惜我一個是 0 分一個是 40 分。不過語言肯定不是問題,一來用英語也能簡單交流、二來周圍永遠有在說普通話的同胞,看他們怎麼操作自己跟著做就行、再是比劃什麼的也很簡單。(翻譯軟件倒是底牌了)
有一個經典的場景。買東西時,一般售貨員前面會準備好各種常用語言的台詞,很多時候店員只會日語的話,就可以通過點擊對應台詞來達成簡易交流。例如「我需要申請免稅」、「使用支付寶支付」、「是否需要袋子」…
旅遊日記#
D0 在路上 - 從緊張到放鬆的第一天#
畢竟是廉價機票,需要中轉。兩趟飛機、出境入境、機場來回,總算在日本時間晚上七點到達大阪了。可以看到下面用 rond [^7] 記錄的行程。手機自動切換時區,少了一小時。之前去雲南時跨的時區更多,但還是用北京時間。
路上我跟林克克聊了不少工作、生活的話題,他這次算是「逃避現實之旅」。事後發現我用他相機給他拍的照片,除了糊了、歪了、眼睛沒開的之外,其他都是拍得他一臉社畜樣,有點像上面那個初音😂。
下飛機後看到一位大姐,完全沒有經驗就自己一個人來日本了。 我們協助她一起坐車到大阪站。看著她,我感慨自己一個人是不敢來的。朋友則說他自己一個人也會來,哪有什麼敢不敢的。確實,這趟旅程那種要抛頭露面跟別人對話的工作我都交給他了,英語好然後也會點日文、再加上與人交流的能力也強。那一刻我覺得他們都很厲害。(不過現在回來後,我也敢說自己一個人也能去日本了)
大阪到處都在說普通話,完全不用怕語言障礙。2025 年前 8 個月訪日中國遊客就超過 671 萬人 [^3],去年全年才 698 萬 [^8],今年國慶期間更是扎堆。在機場、車站這些地方,感覺每三五個人裡就有一個中國人 [^8]。同一航班的人就像同一旅遊團,隨便都能找到協助。(是嗎?雖說如此,第一次出國還是很緊張。幸好有同行人)
進了酒店後,終於體驗到日本的浴室了。 竟然有浴缸!我上一次接觸浴缸估計都二十年前了。在附近超市買了瓶日本清酒,泡澡時喝了點,泡到腳底通紅。後來才發現不是泡澡泡的,是酒精過敏,全身都紅了。這趟旅程住的所有酒店都有浴缸,日本人從江戶時代就有泡澡的習慣 [^9],難怪連商務酒店都標配浴缸。
馬桶設計真的很完美。 首先是防濺水設計,完全不需要用紙巾墊著;其次是清洗功能非常普及,即使是公園的公共廁所也有菊花清洗功能;第三是恆溫馬桶蓋 (至少我住的酒店都是),溫水沖洗的感覺太高級了。聽說日本八成家庭都有智能馬桶 [^10],這次算是深度體驗到了為什麼日本人這麼推崇它。(回家不訂購一個?)
自來水也可以直接喝,像是酒店都不配天然水的,浴室的水龍頭直接寫著飲用水,旅遊景點的也是。全球只有 15 個國家能做到這點 [^11],靠的是嚴格的水質檢測和先進的淨水技術。不過我也就第一天晚上喝過自來水,後面每天都買外面的天然水。
唯一不爽的是酒店 Wi-Fi 特別垃圾。這七天住的所有酒店都是如此,晚上高峰期基本用不了,只有早上起床時才能用。這是日本酒店的通病 [^12],設備老舊加上晚上 8-11 點大家都在線,帶寬根本不夠分。

D1 日本環球影城#
這天去日本環球影城,讓我想起多年前去香港迪士尼樂園的感覺,同樣類型的深刻體驗。 所有服務員都很有笑容,各個項目結束時都有一堆人在為你鼓掌👏,那個場景真是太棒了,很能傳播快樂的氛圍。收銀員也非常積極地跟你聊天,看見我是中國人就拼命擠出幾句中文搭訕,看見我穿史路比的 T 恤就說很棒😊。
我這天玩了四個項目:哈利波特禁忌之旅、瑪利歐賽車、咚奇剛的瘋狂礦車、好萊塢美夢乘車遊。除了瑪利歐賽車有點無聊,其他都非常棒。哈利波特禁忌之旅尤其印象深刻,有點後悔沒買魔法杖做紀念。
排隊一個小時出來之後,就很自然地去買各種紀念品了,那個衝動是真實存在的😂。
玩到最後完全虛脫,當晚無法思考。現在事後想起環球影城就會想起那種累。
謎面:排隊 1 小時遊玩 3 分鐘
提示:一個 V 社的遊戲名
謎底:Half-Life,只剩半條命了,整個大腦只剩下「萬聖節」
日本環球影城 2001 年開業,是亞洲第一個環球影城。最近幾年陸續開了哈利波特(2014)、瑪利歐(2023)、大金剛(2024)這些新園區 [^13],難怪人這麼多。北京 2021 年也開了環球影城,據說規模更大,下次可以去對比一下 [^14]。

來環球影城玩的實用建議:
- 儘量買快速票,雖然價格要翻倍,但不然就是排隊 1 小時遊玩 3 分鐘的循環
- 前一晚睡眠充足,理想狀態是 9 點睡到早上 6 點
- 6 點半出發,早点到能多玩一兩個項目(物理意義上的🏃)
- 注意天氣預報,我們那天早上下雨,差不多 10 點才出發(雖然但是,這是不可抗力啦😂)
D2 大阪梅田,慢節奏恢復日#
睡了一個長覺,算是從環球影城的虛脫狀態中復活了,但還是有點不在狀態。 昨天那種累,是大腦只剩下「萬聖節」三個字的那種累。今天決定慢節奏恢復,主要逛大阪的梅田商業街。也是今天詐騙了林克克,讓他不要帶相機以減少負重,於是照片數量大大減少😂。
中午吃了一頓大阪燒,結果遭遇了一場訂餐烏龍。大阪燒據說是「大阪靈魂食物」,把捲心菜切碎混進麵糊裡一起煎,配上各種肉和海鮮 [^15]。不過我點的這份,雖然照片可能沒怎麼拍到,但用筷子挑一下還是有肉的😂。在網上訂餐時手滑,雙人餐買了兩份。訂餐平台沒辦法退訂,只能吃一份外帶一份。結果這份外帶的大阪燒成了後面行程的負擔。
下午去了 NAGASAWA 梅田茶屋町店,這是我第一次逛日本的漫畫書店。這家店很特別,最底層賣漫畫,最頂上兩層是駿河屋(二手周邊店)。一進門就看到石黑正數的《睡覺的笨蛋》系列,直接拿下。我在淘寶上也預購了三本台版,不過還沒發貨,估計要明年了。根據 Rond 的記錄,我在這裡逛了兩小時零八分。

逛完 NAGASAWA,還去了任天堂大阪店。林克克是《異度之刃》的粉絲,看見有光焰的 amiibo 就直接下手了。
這天最大的问题是路线设计不合理,频繁进出地铁切换地方。 几个地点之间需要多次转换列车,加上晚上还要从大阪坐车去京都,感觉一直在路上。更糟糕的是,买了一堆书,还带着那份打包的大阪烧,全程负重前行。应该找地方寄存的,但当时脑子不太清醒,体验极差。
晚上坐车去京都时,我在想:这趟旅行的节奏需要调整了。 今天逛的 NAGASAWA 可能是这趟日本旅行中最大的书店了,逛完之后,后面几天看见书店就想绕着走。虽然后来还是去了三省堂书店,但那时候已经完全不想逛了。谁会想买日文书籍啊,又看不懂。

D3 錦市場 - 新京極 - 八坂神社#
來到京都了,終於可以 11 點再出發了! 前兩天每天兩萬多步,早上八九點就出發,對於七天的旅程來說不可持續。這天讓 Gemini 優化了一下行程,壓縮出行時間到 11:00-18:00,目標是把每天步數壓到 15000 左右。後續幾天都是這個節奏了。京都這三天對我來說是最舒服的三天,節奏足夠慢。(旅遊過程我就經常將京都念成京東,fuck)
京都和大阪的氛圍完全不同。 一到京都,明顯感覺說普通話的人少了,歐美遊客多了起來。我們住的酒店,看到的基本都是歐美人,竟然沒見到亞洲遊客。明明是國慶黃金周,懷疑其他國人的路線還沒到這裡。可能是因為京都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之都,對歐美遊客的吸引力更強 [^16]。
這裡的房子外牆都非常非常乾淨。日本有規定建築必須定期檢查和維護外牆 [^17]。走在街上看那些四五十年的老房子,外牆竟然看著像不到十年新的,基本看不到水跡。更讓我驚訝的是,連路上的汽車車窗都乾淨得不像話,也基本沒有水跡 [^19]。是日本沒有多少灰塵嗎?整個城市給人一種沉靜的美感。相較之下,我在深圳的城中村,天天還要跟狗粑粑做鬥爭😂。

上午先去 Yodobashi Camera 買了 Pocket 3 的配件,從今天開始拍 vlog 了。然後去錦市場吃午飯,這裡被稱為「京都的廚房」,長約 400 米的商店街聚集了 130 多家店鋪 [^18]。喝了抹茶珍珠奶茶,買了黑豆茶作為手信(又是神坑負重),還點了魚子雞肉串,1700 日元一串,沒法帶著路上吃,只能坐下來慢慢吃。
下午逛新京極和寺町通商店街,體力好的時候真的傾向於買更多東西😂。在 Lashinbang 買了廉價的袋裝二葉景品,還扭了一個高達扭蛋。現在回想起來,真應該把剩下的幾千日元硬幣在秋葉原扭完,可以當手信的。
逛街時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街上幾乎找不到垃圾桶。買了東西吃完,垃圾只能一直拿在手裡,要麼帶回酒店,要麼去便利店或自動售貨機旁才能扔。這不是京都特有的,整個日本都這樣。後來才知道,這跟 1995 年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有關 [^20]。那次恐怖襲擊造成 14 人死亡、6000 多人受傷,之後政府為了防止恐怖分子在垃圾桶藏危險物品,就把公共場所的垃圾桶都撤了,這一撤就是三十年。日本人也習慣了,垃圾自己帶回家或找便利店、車站扔,反正街上乾淨得很。
傍晚去八坂神社,結果翻車了,晚上太黑,拍照不方便。路線應該反過來玩比較好。不過這天整體節奏很舒服,基本沒有太累。有 Gemini 加持,路線順暢不少,不會來回往返了。
這天逛下來,還有個感覺:日本像是定格在上世紀最輝煌的時候。 很多基礎設施都是八九十年代建的,看著舊,但維護得很好。到處都是盲文,公交車停靠時會放下踏板方便輪椅上下,街上還能看見騎自行車送外賣的小哥。這些無障礙設施早在六七十年代就開始建設了 [^21],現在走在街上,已經完全融入日常了。

Gemini 的規劃什麼的(僅供參考,鴨川、祇園跳過了)
### **方案一:最終優化版 - “經典中心區,鬧中取靜”**
* **主題**:購物、美食、經典景點、動漫周邊、相機店
* **悠閒指數**- 仍然是:★★★☆☆ (人會很多,需要有心理準備)
* **JR Pass利用率**:低 (主要靠步行和巴士/地鐵)
**行程安排 (已加入新地點):**
* **11:00 AM | 京都站電器城 (購買大疆配件)**
* 從你的酒店出發,步行前往京都站旁的 **Yodobashi Camera** 或 **Bic Camera**。這裡是大型電器城,配件非常齊全,可以輕鬆買到你需要的東西。
* **12:00 PM | 錦市場 & 午餐**
* 從京都站搭乘**地鐵烏丸線**到“四條站”(僅2站,約3分鐘),出站後步行約5分鐘即可到達**錦市場**。
* **美食**:在“京都的廚房”裡開啟你的美食之旅,品嚐玉子燒、豆乳甜甜圈、章魚蛋、各式海鮮串燒等。邊走邊吃,感受市場的熱鬧氛圍。
* **攝影**:這裡充滿了生活氣息和鮮豔的色彩,非常適合你朋友進行人文攝影。
* **2:00 PM | 新京極 & 寺町通商店街 (動漫 & 相機店)**
* 從錦市場出來,直接進入**新京極商店街**和與之平行的**寺町通商店街**。
* **Photo House K**:**這家店就在寺町通商店街內**,你可以輕鬆找到它。這裡是攝影愛好者的好去處。
* **二次元巡禮**:在寺町通,你還會找到京都最大的動漫店 **Animate**,以及 **Lashinbang**、**Melonbooks** 等。你們可以在這裡盡情地淘周邊和手辦。
* **購物**:**大創(DAISO)** 也在這個區域,可以一並逛完。
* **4:30 PM | Nintendo KYOTO**
* 從商店街區域步行到**高島屋百貨**,**Nintendo KYOTO** 就在7樓。在這裡感受任天堂的魅力,購買限定商品。
* **5:30 PM | 鴨川 & 祇園**
* 從高島屋出來,到**鴨川**邊上走一走,拍拍照,這裡的景色非常愜意。
* 然後穿過鴨川大橋,進入**祇園**地區。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花見小路**上,感受京都的傳統氛圍。
* **6:30 PM | 八坂神社 & 晚餐**
* 祇園的盡頭就是**八坂神社**。傍晚時分,神社的燈籠會亮起,呈現出與白天截然不同的莊嚴與美麗,非常適合拍照。
* 之後可以在祇園或者返回到更熱鬧的**河原町**區域享用晚餐,這裡有非常豐富的餐飲選擇。
這個更新後的方案將你所有的需求都完美地串聯了起來,行程非常流暢。祝你們明天玩得愉快,拍到很多好照片!
D4 宇治 - 抹茶 - 鳳凰堂平等院 - 京吹巡禮#
來到宇治,感覺像是從城市逃到了村裡。 列車窗外的風景慢慢從高樓變成平房,下車後環顧四周,完全沒有高層建築,人也不怎麼多。這天天氣特別好,不熱不曬,陽光正好灑下來。和前三天在市區人擠人的感覺完全不同,這裡安靜得能聽到自己的心跳。整個旅程只有 D4 和 D5 不在市區,在市區的話基本都是人滿為患,終於可以喘口氣了。
中午想吃抹茶素麵,結果到店裡一看要排隊兩個小時,真是夠網紅的。我們先取了號,然後趁等位的時間去逛平等院。平等院就是印在十圓硬幣上的那個建築,說實話沒留下太深的印象,只是覺得日本人對文物保存得真好。有意思的是,排隊的周圍都是中國遊客,不會點餐的都能互相指導,那個場景挺溫馨的😂。
回到餐廳,在涼亭等叫號的時候,陽光透過樹葉灑下來,微風吹過,那種感覺特別放鬆,可能是整趟旅行最舒服的時刻了。點餐時我犯了一個錯誤 —— 沒想到是素麵,連油豆腐都要另外加,結果我還加了麵,變成素麵加素麵,有點多了。而且菜單好像確實沒有肉類食品。不過抹茶素麵加上兩人份的聖代,這頓總共八千日元,人均四千,味道還是不錯的。

下午開始京吹巡禮。 說起來挺有意思的,我其實沒看過《吹響吧!上低音號》,但既然來了京都就會想到京阿尼,於是就來了。這邊明顯粵語遊客多,老外少了很多,估計東亞人對這部作品的共情更強吧。路上能看到一些粉絲,男男出行的那種宅男團體(我也是啦😂),他們會討論「這個角色在這裡幹了什麼」之類的劇情,我就在旁邊拍照打卡。
最深刻的是大吉山展望台。我們爬山時已經下午五點了,路上人不多。爬到山頂能看到整個宇治市,景色還是很棒的,山頂零星只有四五個人。這趟旅程的 vlog 本來拍了不少,可惜這天的誤刪了,有點遺憾。

說實話,自從高中畢業到現在快十年了,我越來越看不下校園方面的作品了。有那種時間不可逆的感覺 —— 青春一去不返。站在京吹的巡禮地,看著那些粉絲討論劇情,突然就湧上這種感受。如果我之前看過京吹,這一路上的感受可能會更強烈吧。對於年紀大的人來說,回想校園生活就像回憶逝去的朋友一樣,那種恐懼是真實存在的。
最後回到 JR 宇治站附近,去伊藤久右衛門買手信。雖然走的是圈圈型的回頭路,但也因此可以把買手信的時機放到回程。抹茶手信還是買少了,這趟旅行衣服帶多了,行李箱裝不下,只能買一點意思一下。回來後只能從一盒裡面挑幾個送朋友,而不能直接送一盒。
完全放鬆的一天,這天屬於是 best practice 了,整個旅遊最舒服的一天。 節奏、景色、心情都很好。和前幾天對比,這天的節奏終於對了 —— 不趕時間、人不多、可以隨便找地方坐下來休息。如果能把其他幾天也調整成這種節奏就好了。

Gemini 的規劃什麼的(完全路線)
### **為你設計的“京阿尼聖地巡禮 & 宇治抹茶治癒之旅”**
* **主題**:動漫聖地巡禮、頂級抹茶、世界遺產、自然風光
* **悠閒指數**:★★★★★ (非常放鬆,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漫步)
* **JR Pass利用率**:高 (往返交通全覆蓋)
* **攝影友好度**:★★★★★ (無論是動漫場景還是古典庭院都非常出片)
**行程安排:**
* **11:00 AM | 從京都站出發,前往宇治**
* 從京都站搭乘 **JR奈良線** (JR Pass免費) 前往 **JR宇治站**,車程約30分鐘。
* **11:30 AM | 伊藤久右衛門 (JR宇治站前店) & 午餐**
* **JR宇治站**一出站,對面就是著名的**伊藤久右衛門**。你可以選擇在這裡的茶房享用午餐。
* **美食推薦**:他們的**抹茶蕎麥麵**非常有名,是鹹味午餐的絕佳選擇。飯後甜點可以來一份經典的**抹茶芭菲**(Parfait),裡面有抹茶冰淇淋、白玉、紅豆和抹茶凍,口感層次非常豐富。
* **紀念品**:這裡也是購買伴手禮的好地方,各種抹茶點心、茶葉包裝都非常精美。
* **1:00 PM | 平等院 (世界遺產)**
* 從伊藤久右衛門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平等院**。
* **看點**:這是印在10日元硬幣上的建築,也是京都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庭院和鳳凰堂的建築本身就非常震撼,值得花時間慢慢欣賞和拍照。
* **2:30 PM | 《吹響吧!上低音號》聖地巡禮**
* 從平等院出來後,你們就可以開始悠閒的聖地巡禮之旅了。以下是幾個核心打卡點,它們都集中在宇治川兩岸,步行即可輕鬆到達:
1. **橘橋 & 朝霧橋**:連接宇治川中島(塔之島)的這兩座紅色小橋,在動畫中出現了無數次,是絕佳的拍照地點。
2. **宇治神社 & 宇治上神社**:沿著河邊往上游走,會經過這兩座古老的神社。尤其是**宇治上神社**,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建築古樸而寧靜。
3. **大吉山展望台**:這是動畫第一季中,主角久美子和麗奈在祭典後登山談心的地方,是整個巡禮中最重要的地點之一。從宇治上神社旁有登山小徑,**步行約15-20分鐘**即可登頂。從展望台可以俯瞰整個宇治市的風景,非常美麗。
4. **宇治橋**:回到宇治的中心,橫跨在宇治川上的**宇治橋**是動畫第一季結尾,久美子哭著喊出“想變得更強!”(うまくなりたい!)的經典場景所在地。
5. **京阪宇治站**:車站本身的設計就很有特色,也在動畫中多次出現。
* **5:30 PM ~ 6:00 PM | 結束巡禮,準備返回**
* 可以回到JR宇治站附近的商店街再逛一逛,或者在河邊坐下來休息。
* 搭乘 **JR奈良線** 返回京都站。
* **晚餐**
* 回到京都站後,可以在站內的**拉麵小路**或者**伊勢丹百貨**樓上的餐廳解決晚餐。
這個行程將伊藤久右衛門的美食體驗和京阿尼的動漫情懷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讓你能在美麗的宇治度過輕鬆而又充滿意義的一天。祝你玩得開心!
D5 嵐山苔蘚 - 竹林#
這天去嵐山,全是苔蘚的一天。常寂光寺、祇王寺都逛了,林克克拍爽了。因為沒預約所以沒坐到嵐山小火車,有點遺憾,下次得提醒 Gemini 哪些需要提前買票。

逛的時候看到《春物》的巡禮文章,才發現大老師的足跡遍布整個京都,很多地方都是他戰鬥過的地方。可惜我也沒看過《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也是在這裡我才意識到,我雖然經常看漫畫,但其實基本都是繞著現實走的,越是接近現實的作品我越是會避開。和昨天看不下校園番是同一種感受 —— 結果就是來日本旅遊完全沒有什麼適合的巡禮地點讓我共情😂。可能東京會多點吧,新海誠那些。
晚上住在龜岡的酒店,這是整趟行程最貴最豪華的一晚。 最開始是想坐深夜巴士直接去東京的,但最後還是不折騰了,選了龜岡這家酒店過渡一晚。主要是其他酒店都滿人了,這家 1400 人民幣一晚,包早餐還有溫泉,房間也比之前幾家大很多。酒店裡還有棒球隊投宿,隔壁就是大型運動場,好像這幾天有比賽。看到那些隊員感覺他們非常年輕有活力,那个精气神真的是完全不一样。第二天早上坐新幹線去東京。
Gemini 的規劃什麼的(僅供參考)
### **嵐山苔蘚與竹林治癒之旅 (10月3日)**
* **主題**:苔蘚秘境、自然風光、行李直達、網紅點攝影
* **悠閒指數**:★★★★★ (完美避開主流人群的行進路線)
* **JR Pass利用率**:高
**行程安排:**
* **10:00 AM | 從京都站出發,前往龜岡**
* 在京都站搭乘 **JR嵯峨野線/山陰本線** (JR Sagano/San-in Line),乘坐往“園部(Sonobe)”或“福知山(Fukuchiyama)”方向的**快速(Rapid)**或**普通(Local)**列車。
* 車程約20分鐘即可到達**龜岡站(Kameoka Station)**。
* **10:30 AM | 在酒店存放行李**
* **ホテルルートイン京都亀岡駅前 (Hotel Route-Inn Kyoto Kameoka Ekimae)** 就在龜岡站出口,非常方便。你可以在這裡快速寄存好行李,輕裝上陣。
* **11:00 AM | 乘坐嵯峨野觀光小火車 (網紅體驗)**
* 從龜岡站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嵯峨野小火車龜岡站 (Torokko Kameoka Station)**。
* 乘坐這列復古的觀光火車,它會沿著保津川峽谷行駛,全程約25分鐘。沿途的溪谷風光非常壯麗,是絕佳的攝影點。這本身就是嵐山最經典的網紅體驗之一。
* **在終點站“小火車嵐山站 (Torokko Arashiyama Station)”下車**。
* **11:30 AM | 探訪奧嵯峨野的苔蘚秘境 (綠植、人少)**
* 下車後,你將身處嵐山景區的北側,這裡是遠離人群的精華所在。
* **第一站:常寂光寺 (Jojakko-ji Temple)**:這是一座被楓樹和苔蘚覆蓋的寺廟,沿著山坡而建,非常幽靜。通往正殿的石階兩旁都是厚厚的苔蘚,綠意盎然,光影效果極佳。
* **第二站:祇王寺 (Gio-ji Temple)**:從常寂光寺步行約10分鐘。這裡就是你想要的**“長滿苔蘚的寺廟”**!祇王寺是一座小巧而精緻的尼姑庵,以其地毯般的苔蘚庭院而聞名。陽光透過楓樹的縫隙灑在綠色的苔蘚上,如夢似幻,是絕佳的攝影地點。
* **1:30 PM | 嵐山竹林小徑 (網紅機位)**
* 從祇王寺往南走,會自然地進入**嵐山竹林小徑**的後段。從這個方向進入,人流通常會比從天龍寺方向過來的少一些,更容易拍到好照片。
* **2:00 PM | 午餐時間**
* 穿過竹林,你將到達嵐山的中心區域。這裡有很多餐廳和便利店(如全家、7-11)。你可以買些飯團、三明治,在**龜山公園**的觀景台或者**渡月橋**邊的河岸找個長椅坐下,一邊欣賞風景一邊享用午餐,非常愜意。
* **3:00 PM | 嵐山中心區漫步**
* **天龍寺 (Tenryu-ji Temple)**: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它的曹源池庭園非常值得一看,是日式庭園的典範。
* **和服森林 (Kimono Forest)**:位於嵐電車站內,600根京友禪的柱子非常華麗,是必到的網紅拍照點。
* **渡月橋 (Togetsukyo Bridge)**:嵐山的象徵。在橋上走一走,感受開闊的河景和山色。
* **4:30 PM | 準備返回**
* 從渡月橋區域步行約10分鐘,到達 **JR嵯峨嵐山站 (JR Saga-Arashiyama Station)**。
* 乘坐JR嵯峨野線,仅需2站即可返回**龜岡站**,取行李入住酒店。10月初的日落時間大約在5點半左右,這個時間返回綽綽有餘。
D6 新幹線 - 東京 - 新宿 - 池袋 animate#
早上坐新幹線去東京,結果延誤了,這天還下著雨。路上用 Gemini 整理了今天的行程,其餘時間都在睡覺,沒看什麼景色。下午才到東京。
一到東京,感覺完全不一樣了。 這回是日本人多了,一堆社畜臉的上班族,從車站的人流和節奏就能感受到,這是一個生活壓力大的地方。
今天安排的是東京西部路線:新宿 → 池袋 → 涩谷。先去了新宿的 Five Star Camera,林克克在這邊又買了一個二手膠片相機(是的,在 D3 他也買了一台)。這家店有廣州過來的留學生做兼職導購,能直接講粵語,他們一見如故,馬上下單順便搞個免稅。導購都會在胸前標記自己會哪幾種語言。真不由得感慨,廣州深圳的本地人要在海外才能碰上😂 這家店也有很多中國顧客。
接著去了 Animate 池袋總店,聽說是吉尼斯認證的全球最大動漫商場 [^22]。逛了一個半小時,沒什麼心動的東西,最後竟然是買了幾張原聲 CD。嗯,遊戲沒通關,動畫也沒看完,我都不知道買了幹什麼。水冷那期視頻 [^25] 說秋葉原沒落了,應該來池袋 Animate,結果被坑慘了。第二天去了秋葉原才發現,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秋葉原還是比這裡高一個量級。
關鍵是什麼呢,像我這種宅文化知識還停留在十年前的老登,Animate 其實是賣那種更新更大的 IP 作品,例如各種手遊、hololive vtuber、還有近五年紅到發紫的作品。 事後才發現我適合去中古店淘貨,淘那種十年前活躍的 IP 的周邊。

中午在全是印度人的拉麵店吃了一頓,也算體驗到了東京的多元化。
這天晚上還地震了,4.0 級,真是離譜。聽說日本平均每天要發生十來次地震 [^23],算是日本特產了。

原本計劃今天是新宿 → 池袋 → 涩谷三站串聯,但下雨又找不到地方坐,逛了一個半小時的 Animate 池袋總店之後已經完全沒力氣了,涩谷就直接跳過了。

這趟東京之行,最明顯的感受是關西的服務員態度要比關東好。雖然都說日本壓抑,但我覺得這是站在國內既得利益者的角度去看的。相較於國內的快遞員、滴滴司機、服務員、廠工,日本同類型崗位至少從工資待遇和工作規範來看,差距不小 [^24]。國內我看這些崗位的人,就是一個大大的「困」字,感覺被什麼困住了,困在一個自己不想待的地方,卻又沒有任何辦法。
Gemini 的規劃什麼的(僅供參考)
### **核心思路**
* **第一天 (今天): 西部環線重點遊 (新宿 → 池袋 → 涩谷)**
* 這三個地方都在 **JR 山手線**的西部,串聯起來極為順暢。今天主攻東京的現代、潮流與商業娛樂核心。
* **第二天 (明天): 東部經典與文化遊 (淺草 → 秋葉原 → 上野/神田)**
* 這幾個地方在地理上很近,可以體驗從東京的傳統下町風情到世界級ACG聖地的巨大反差。
---
### **第一天 (今天): 西東京環線之旅 (新宿、池袋、涩谷)**
**主題**: 感受東京最繁華的都市之心,融合攝影器材、動漫周邊與潮流文化。
**時間**: 14:00 - 20:30+
* **14:00 - 14:30 | 從酒店出發前往新宿**
* **路線**: 從**日本橋站**出發,乘坐地鐵到**新宿站**。
* **14:30 - 17:30 | 探索新宿 (約 3 小時)**
* **第一站: Map Camera (Five Star Camera)**
* **地址**: 就在新宿站西口附近。
* **看點**: 對於你熱愛攝影的朋友來說,這裡是天堂。日本最大、最專業的中古相機店之一,從膠片機到最新數碼相機、鏡頭應有盡有。即便不買,window shopping也是一種享受。
* **第二站: 新宿街頭巡禮與拍照**
* 📸 **拍照機位1: 新宿東口 Toho 大廈的“哥斯拉頭”**: 從新宿站東口出來就能看到,是新宿的地標之一,非常適合拍照打卡。
* 📸 **拍照機位2: 歌舞伎町一番街入口**: 這個標誌性的紅色拱門是無數動漫、遊戲(如《如龍》系列)和電影的取景地,夜幕降臨時燈光亮起,賽博朋克感十足。
* **動漫巡禮點: 新宿站西口的“LOVE”藝術雕塑**: 這是動畫《你的名字。》中出現過的場景,也是一个非常知名的城市雕塑,很容易找到,適合快速打卡。
* **17:30 - 19:30 | 池袋ACG世界 (約 2 小時)**
* **路線**: 從**新宿站**乘坐 **JR 山手線**,向北僅需幾站即可到達**池袋站**,非常快捷。
* **核心目標**: 直奔**Animate池袋總店**,這裡是你們的主要購物目的地。
* **周邊速覽**: 如果時間允許,可以逛逛旁邊的K-BOOKS或Lashinbang,進行二手周邊尋寶。
* **19:30 - 20:30+ | 涩谷之夜與晚餐**
* **路線**: 從**池袋站**繼續乘坐 **JR 山手線**,一路向南即可到達**涩谷站**。
* **核心體驗**:
* 📸 **拍照機位3: 涩谷全向十字路口 (Shibuya Scramble Crossing)**: 此時正是人潮最洶湧、燈光最璀璨的時刻。最佳的拍攝點位是**涩谷站連接Mark City的二樓連廊**,隔著玻璃可以安全地拍到壯觀的場面。
* **忠犬八公像**: 和東京最有名的狗狗合個影。
* **晚餐**: 涩谷有海量的餐廳,從拉麵、壽司到烤肉應有盡有,可以逛累了之後在這裡解決晚餐。
D7 秋葉原 - 淺草寺 - 秋葉原#
終於來對地方了。 相見恨晚,秋葉原這裡可以說每一棟樓我都想去逛一下。上午 11 點到下午 3 點,先逛了 RADIO 會館 [^27],秋葉原的地標建築,十層樓逛了快三個小時(體感比池袋 Animate 大多了,關鍵是我喜歡的 IP 比較多)。逛完已經虛脫了,回酒店躺了一下。

下午 6 點到 7 點去了淺草寺,不過全程都在想回去逛秋葉原,就沒什麼印象了。
晚上 7 點之後,林克克去了涩谷,我又回秋葉原二刷。這次逛了 TRADER 和駿河屋 [^28],主要是淘中古店的谷子。HENPRI 的實體遊戲我就是在 TRADER 這裡看見的,不過當天不敢買,後續回來有點後悔,就讓同學 C 給我帶回來了,也是照片裡面我摸過的這一盒。現在想想,要是連柚子社的新作也帶回來該多好。起碼可以在同事 M 面前嘚瑟一把了。🤣
這趟秋葉原讓我想明白了什麼店值得逛:中古店。 例如 500 日元一張的坂本龍一、宇多田光的 CD,如果聽日語歌的話,買一些回來當手信挺不錯的。還有一種叫快閃店的,只在短時間窗口賣,會有小眾周邊。對於不是谷子達人的我們只能可遇不可求,只能在中古店看見這種快閃店流出的貨。
來日本旅遊,就該買那些國內翻倍價格或者買不到的東西😇




還有買了就是笨蛋的系列:在日本兩倍價格買國內的出口貨(沒拍照)。例如碧藍檔案的中國必勝客聯動,笑死,竟然能在日本的中古店買到。

從這一天開始,已經對獨自日本旅遊沒有任何恐懼了。讓我來多十次都沒問題,就是資金不允許而已。

Gemini 的規劃什麼的(僅供參考)
### **第二天 (明天): 東京東部經典與亞文化之旅**
**主題**: 從東京最古老的寺廟,到世界第一的動漫電器街,感受強烈的文化衝擊。
**時間**: 9:30 - 18:00 (可延長)
* **9:30 - 12:00 | 淺草傳統風情體驗**
* **路線**: 從**日本橋站**乘坐地鐵**淺草線**可直達**淺草站**。
* **遊覽重點**:
* **雷門 & 仲見世商店街**: 穿過巨大的燈籠,逛逛商店街,可以品嚐人形燒等傳統小吃,購買一些特色紀念品。
* **淺草寺**: 參拜東京最古老的寺廟,感受江戶風情。
* 📸 **拍照機位4: 淺草文化觀光中心8樓展望台**: 這是**免費**的!可以從高處俯瞰整個淺草寺和仲見世商店街的全景,背景就是東京晴空塔,是明信片級別的拍照點。
* **12:00 - 13:00 | 午餐 & 前往秋葉原**
* **午餐**: 可以在淺草解決,這裡有很多百年老店,如天婦羅、鰻魚飯等。
* **路線**: 從**淺草站**乘坐**筑波快線(TX)**,僅需2分鐘即可到達**秋葉原站**。
* **13:00 - 16:30 | 秋葉原ACG與電器文化深度遊**
* **核心體驗**: 這裡是動漫迷和科技迷的聖地。
* **中央通**: 周日下午會變為“步行者天國”,主幹道禁止車輛通行,可以盡情拍照。
* **店鋪探索**: Yodobashi/Bic Camera(電器與模型)、Mandarake Complex(中古品)、Super Potato(復古遊戲)、秋葉原扭蛋會館等。
* 📸 **拍照機位5: 秋葉原街景**: 整條街上巨大的動漫廣告牌、風格各異的店鋪招牌和穿梭的人流,本身就是最好的風景。
* **16:30 - 17:30 | 神田明神神社:動漫愛好者必訪的守護神**
* **路線**: 從秋葉原步行約10-15分鐘即可到達。
* **動漫巡禮點**: 這裡是著名動畫**《Love Live!》**的重要取景地,粉絲一眼就能認出“男坂”台階。
* **獨特之處**: 神田明神也是“IT守護”神社,出售保護電腦、手機的“IT情報安全御守”,非常獨特,是極佳的紀念品。神社本身建築色彩鮮艷,非常上鏡。
* **17:30 之後 | 自由安排或返回**
* **晚餐**: 可以在秋葉原解決,這裡有各種主題咖啡廳和美食。
* **如果仍有精力**: 可以從秋葉原乘坐 **JR 山手線**到**上野站**,逛一下充滿煙火氣的**阿美橫丁市場**,感受另一種市井氛圍,也非常適合拍照。
這個重新洗牌後的行程,路線更順暢,主題更集中,相信能讓你們的東京之旅更加輕鬆愉快,同時也能拍到更多精彩的照片!
實用技巧分享#
免稅購物指南#
我在日本旅遊時,發現很多商品的價格都是 11 的倍數,這好像是因為 1100 日元(含稅價)免稅之後剛好 1000 日元(不含稅價)。消費稅是 10%。
免稅店是用護照進行免稅的,一般物品(家電、衣服、包等)滿 5000 日元(不含稅)就可以免稅 [^26]。我的戰利品,只要是一次購買超過 5000 的我都弄免稅了。就是給護照他們掃描一下,很簡單。
「Can make tax free?」 一般都說一句這個就好了,不行一般會在售貨員面前有對應的牌子。售貨員面前一般會有很多準備好的各國語言的台詞,交流不了就點台詞就好。再不行才需要翻譯軟件。
免稅政策是對外國旅客的,只要店鋪進了這個免稅聯網,就能弄免稅。吃飯不能免稅,只要在日本國內消耗的東西都不能。畢竟我們去的地方大多都很多外國人,所以基本都支持免稅。
AI 行程規劃 Prompt#
這是我在旅途中用 Gemini 規劃行程的 Prompt 模板,效果很好(可能是有 Google Map 的加持)。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修改:
- 把
{…}部分替換成你的實際信息 - 約束條件部分可以根據需要增刪
{目的地}旅遊規劃
今明兩天我們打算開啟一段{目的地}旅遊。麻煩你根據我們提供的一些基礎信息來整理出一個合理的旅遊行程。初步我們的日程主要分為兩段,下面是我們的一些要求:
## 第一天行程
1. **目標**:{主要目標,如:逛 ACG 周邊店、文化體驗、自然風光等}
2. **時間**:{出發時間}-{返回時間},例如 14:00-20:00
3. **種草地點**:{列出想去的具體地點}
## 第二天行程
1. **目標**:{主要目標}
2. **時間**:{時間範圍},例如 9:00-18:00
3. **種草地點**:{列出想去的具體地點}
## 基礎信息
1. 第一次訪問{目的地},沒有經驗,不會{當地語言},不過會用翻譯軟件
2. {人數}人出行,{特殊偏好,如:喜歡攝影、二次元等}
3. 當前住在{住宿位置}
4. {交通工具信息,如:有 JR 免費券、租車等}
5. 各種美食都想安排一下
6. 紀念品也想考慮考慮
## 約束條件
1. 種草地點可能相隔較遠,請幫忙平衡,有些地方可能需要取捨
2. 儘可能減少到處坐車切換場景的次數
3. 提醒哪些地方需要提前買票
4. 考慮分區遊玩,根據就近原則重新洗牌景點
5. 推薦路過的拍照機位或特色景點
6. {其他特殊要求}
請給出詳細的時間安排和路線規劃,謝謝!
旅行 x 待人處事 x 代際差別#
[!NOTE]
這一段是旅遊之前寫的,那時候剛看了《焦慮的一代》,就想拿來套一下家裡人和我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習慣。本來想單獨開文章的,也應該單獨來發。但是懶得動了,就直接貼到這裡一起發吧。
不過嘛,很多時候是可以反過來的。不知道你是否聽過我家的一些旅行小故事。我爸特別喜歡旅行,有時跟團,有時與驢友或親戚朋友同行,也有不少自由行的經歷。因此,旅途中總會遇到各種有趣的事。這裡我稍微提兩段他們的旅程吧,很明顯體現到我跟他們在陌生人的待人處事差異:
第一趟是父母帶我的第一次出省遊,去的是北京:
- 他們在我八歲左右就跟旅遊團去了一趟,那時沒帶我去我就在家裡哭鬧了好久。後來,我 15 歲考上一所不錯的高中後,他們在第一個寒假帶我去北京自由行,沿著記憶中的景點帶我遊玩。
- 路線是飛先到石家莊在高鐵到北京。不過,我第一次坐飛機飛機就晚點了,晚點的時間比較久,航空公司作為補償送我們去酒店吃午飯。在午飯過程中,就認識了兩位有導遊資格證的女生,她們也準備去北京旅遊(她們會在石家莊先待幾天)。於是大家聊了起來,我媽還與她們互加了微信,主要是為了分享旅遊攻略。
- 接著,我們從石家莊坐高鐵到北京。一下車就有點找不到路,畢竟晚點了,到北京時已是晚上 11 點。這回就遇上了一位從山東來的身高近一米九的大哥和他的女朋友,他們的情況和我們差不多。於是,我們一起找酒店,還在酒店點了 24 小時營業的肯德基外賣一起吃。第二天各自散去,就再也沒見過。但那位山東大哥的身高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全程似乎都得彎著腰和我們說話。那也是我第一次見識外賣。
- 幾天後,我們又聯繫上那兩位有導遊資格證的女生。她們提議由她們當導遊,我們一家當遊客,這樣她們能享受門票減免。於是,我們一起遊玩了幾天,去了天壇、長城等地方。
** 還有一次,大約八年前,父母跟團去湖南長沙旅遊